一位江浙地区需进口原材料的金属加工企业财务总监透露,9月他们通过远期外汇掉期交易将年底对外付款的购汇平均价格锁定在7-7.1之间,如今即便人民币汇率跌破7.3,企业也不会被动大幅增加购汇成本。
多位银行人士透露,随着涉足外汇套保的进口企业日益增多,因人民币汇率快速下跌而紧急购汇的企业数量较以往明显下降,令外汇市场出清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合计约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7.6%,企业套保比率较2021年提高3.8个百分点至25.4%,汇率避险首办户超过2.3万家,中小微企业使用衍生品的比例进一步上升。
“这也令海外投机资本的沽空人民币套利算盘彻底落空。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大幅压低离岸人民币汇率行为难以掀起更大的跟风沽空盘,加之中国经济稳健发展令人民币汇率始终获得较强的支撑,在人民币汇率快速回升后,他们只能认赔离场。”一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指出。
一位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主管表示,尽管境内在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7.3095,但绝大多数进口企业对此相当从容。
“以往,若人民币汇率快速跌破7.2、7.3等整数关口,进口企业纷纷采取紧急购汇止损措施。但现在,众多进口企业早已通过外汇套保锁定未来对外付款的购汇价格,只预留了小部分风险敞口,紧急购汇避险的压力自然减轻很多。”他指出。
据悉,随着进口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增强,他们的外汇套保比率正持续增加。以往,他们通过远期外汇掉期交易锁定的购汇金额占比只有30%,但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受美元持续走强影响而持续回落,如今他们的外汇套保比率普遍超过70%,只留约30%的外汇风险敞口,令他们更从容应对本周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状况。
此外,进口企业从容应对本周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众多进口企业的进口渠道日益多元化,纷纷加大与欧洲、日本等企业的进口采购规模,并以欧元日元作为进口贸易结算货币。由于今年以来人民币面对欧元、日元等非美货币保持“强势”,这些进口企业反而购汇成本有所减低;二是今年以来不少进口企业纷纷尝试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有效降低他们的汇兑风险。
★ 出口企业的结汇意愿也很稳定 ★ “这令众多进出口企业更加从容地应对本周人民币汇率大落大起,令外汇市场没有出现明显的追涨杀跌迹象,有助于外汇市场持续平稳运行。”前述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主管指出。 ★ 人民币汇率后续仍将宽幅震荡 ★
回顾10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表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岸人民币对美元以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
多数机构认为,短期人民币可能仍存在贬值压力,这也是如韩元、日元等亚洲货币共同面临的压力,毕竟美联储加息仍远未结束。上述两大货币一年以来的贬值幅度分别超过了20%和30%。
不过,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期走势仍旧处于合理范围内,用户也不用谈贬值“色变”,人民币长期走强仍有支撑。同时,基于人民币汇率的双刃剑特性,合理范围内的贬值、升值对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各有不同。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走势,10月28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样提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目前遇到的困难是非预期因素造成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实现现代化势不可挡。上升时期的经济,必然形成上升的货币。
前述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尽管短期内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但人民币的市场地位不会改变,人民币长期走强的趋势不会改变,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巨额的对外投资净资产,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过去30多年来,凡是看贬人民币的企业和个人都吃了亏。现在抛本币买外汇,将来一定会后悔。
在谈及下一阶段人民币汇率走势时,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当前在前期一系列利好政策作用之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迹象明显。人民币汇率仍将维持宽幅震荡的格局,双向波动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