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上首次出现集装箱货船订单超越散装船与油轮的情况。据悉,目前累计集装箱船订单近900艘、达700万TEU。这些订单将会于下半年开始陆续交船,明、后年达高峰,未来市场供给将暴增超27%。
业界人士认为,随著新增运力出笼,若货量减少、填舱压力大,这种情况下说不定会引起各家的价格战。 据Alphaliner17日最新统计,地中海航运(MSC)下订单最多,在建船舶多达118艘、新增运力逾154万TEU。达飞在建船舶68艘,运力约64万TEU;中远海运在建船舶34艘,运力约58万TEU;长荣在建船舶57艘,运力约54万TEU。 近日韩国现代商船(HMM)13日宣布,未来五年将投资15兆韩元(约120亿美金)强化运力,从目前的运力81万TEU提升到120万TEU,2026年计划运力增加46%。 目前集装箱海运市场,运力超百万TEU的航商有七大集团,依序是地中海(446万TEU)、马士基(428万TEU)、达飞(329万TEU)、中远海运(289万TEU)、赫伯罗特(176万TEU)、长荣(157万TEU)、ONE(151万TEU)。 排名第八的HMM随新船投入,有望跻身百万TEU俱乐部。而排名第九的阳明原本敲定订造五艘1.5万TEU的LNG船,但至今未对外招标,未来运力仅达71万TEU。 有业内人士担心,一旦市场货量减少、船舶供给大增,供过于求,货主会要求航运公司降低现货价,也可能影响长约租金价。 业界估计,今年第三季传统旺季,货量装载率95%或满载没问题,长约也将保持高价;但进入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随著新增运力出笼,若填舱压力大,恐引起运费价格战。 粗略估计,全球未交付集装箱船占现有营运总运能约27.9%,其中,今年新增运力100多万TEU,明年增量将翻倍,达245万TEU,而后年多达274万TEU。 业界透露,运力一旦供应过剩,航运公司承担船舶货值比下降风险,可通过空白航班、减速航行等支撑运价;还有人认为,2023年IMO(国际海事组织)环保新规上路,虽会淘汰不环保旧船,但恐怕难以抵销新增运力。